秋風輕拂,山鄉(xiāng)秋忙。走進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土地坳鎮(zhèn)沙灣村,墻體雪白的移民安置房整齊地排列在半山腰,偌大的小區(qū)內(nèi)寧靜有序,地上看不到一片落葉和紙屑。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沙灣村黨支部書記文街說道。
沙灣村雖然地處偏僻,但這里由大學生、教師、退伍軍人、普通村民等群體組成的志愿服務隊卻在當?shù)厥浅隽嗣?。今?0歲的文純富,白天是村寨道路的義務保潔員,晚上卻是院壩里的主講人,為鄉(xiāng)親們講小品、宣講黨的好政策。
沙灣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分階段性地規(guī)劃和組織了“四安家園·青親園計劃”,以及文藝支教、政策宣講等各類文藝惠民服務項目,豐富了村里群眾的精神生活,改變了大家的思維方式,更是增強了大家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與決心。
“這里是屬于大家的舞臺,只要有文藝活動,隨時都可以到舞臺上來?!蔽慕纸榻B道。只有深挖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堅持謳歌時代、扎根人民,提高村民參與積極性,文明實踐才能活力不斷。
不同于千篇一律的宣傳標語,村干部和村民們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編自繪了具有土家特色語言的宣傳標語,這些寫在墻面上和宣傳牌上接地氣的生動語言,靈感來自村民們自身,具有一定潛移默化的教育意義。
“鄰里關系相處好,勝過家中有珠寶;屋里屋外掃干凈,身體健康少生?。痪吿羲挥门?,龍頭打開清水來……”漫步在村里,一幅幅簡單易懂、朗朗上口的宣傳標語,繪成一道靚麗多姿的鄉(xiāng)村文化宣傳風景線。
農(nóng)村合作醫(yī)療、養(yǎng)老金、低?!钋懈惺艿近h和國家給予的暖心政策,這一切讓村民們時常念在嘴邊?!拔胰ツ甑貌?,田頭的30袋谷子,就是他們幫我收回家的。感謝黨、感謝村干部、感謝一個個志愿者……”63歲村民文道湖一臉真誠地說。
“現(xiàn)在黨員干部帶頭打掃衛(wèi)生,群眾爭著搶著干?!蓖恋刿赕?zhèn)黨委委員、沙灣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晏旭坤說,“以前不少村民認為公共道路的衛(wèi)生與自己無關。看到黨員干部、志愿者們將村寨的道路房前屋后打掃得干干凈凈后,村民們也漸漸加入到志愿者隊伍中來,現(xiàn)在大家的思想觀念轉變,村里環(huán)境變靚了?!?/span>
為了聚智聚力,激活文明實踐“強磁場”,“搭舞臺”讓群眾成為文明實踐主角,該縣組建由黨員干部為主的9大志愿服務支隊和28支文明實踐服務小隊,結合鄉(xiāng)村振興干部駐村,推動縣級志愿力量下沉。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結合實際,組建了459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小分隊。全縣志愿者注冊人數(shù)9.2萬人,分散在各條塊的資源力量統(tǒng)籌調(diào)度使用,打通文明實踐進村為民惠民、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沿河始終貼近群眾需求,堅持在服務群眾中凝聚和引領群眾。傾力打造“微孝大愛”“綠挎包”“移動拐杖”等30多個優(yōu)質志愿服務品牌項目,各實踐所、實踐站紛紛推出各類志愿服務項目3000多個,系列志愿服務項目符合群眾需求、體現(xiàn)實踐特色、傳遞真情大愛,奏響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大合唱,正在不斷凝聚起助力鄉(xiāng)村振興蓬勃前行的奮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