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城區(qū)出發(fā),一路向西北逶迤盤旋2.1公里,在青山綠水環(huán)抱之中,穿過柳楊村寨門,錯落有致的房屋,就是“孝子村”地界,只見村寨中心的楓楊樹,高大挺拔、綠葉婆娑;走近一看,樹身上掛有一塊造型別致的小牌子,上面印有二維碼,他是柳楊村家風家訓的形象代言人……
火車跑得快不快,全靠車頭帶,在碧江區(qū)河西街道柳楊村,“孝老愛親”的典范要數(shù)時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楊召娣。
1982年,楊召娣嫁到黃家,那時黃家的祖父、祖母健在,80多歲高齡,雙眼失明,長期臥床。
楊召娣一進黃家,就自覺承當起服侍老祖父、老祖母的任務,對于剛過門的孫媳不僅承擔祖父祖母的日常照料,還要承擔公公、婆婆日常生活打理。
作為全村“孝老愛親”的典范,楊召娣先后獲得中央、省、市、區(qū)級表彰為“愛老敬老”等榮譽稱號?,F(xiàn)齡65歲的楊召娣一如既往服侍黃家兩代老人旳美談傳遍左右四鄰,也因此成為本地傳頌旳“好兒媳”和全村“孝老愛親”旳好楷模。
通過模范引領,村里孤寡老人的贍養(yǎng)問題也有了歸宿?,F(xiàn)年86歲的五保戶楊忠德就是一個縮影,贍養(yǎng)人是楊忠德姐姐的孫子趙建華夫婦。從2014年起,趙建華夫婦每天早上10點和下午5點,驅車或者騎摩托車回村給老人煮飯、洗衣服等,從不間斷。
像這樣旳“愛老敬老”美談,在“孝子村”的柳楊村只是一個縮影。柳楊村有上寨、中寨、高溝三個村民組,共有村民232戶1068人。60歲以上旳老人有80人,全村22戶有老人的村民都和村老年協(xié)會簽訂了《家庭贍養(yǎng)協(xié)議書》。近5年來,全村沒有發(fā)生一起不愿贍養(yǎng)老人的事件,如今的柳楊村已經成為當?shù)孛逼鋵嵉摹靶⒆哟濉薄?/p>
“柳楊村60歲以上的老人,通過《家庭贍養(yǎng)協(xié)議書》,全村老人都有直接贍養(yǎng)人和間接贍養(yǎng)人?!北探瓍^(qū)河西街道黨工委書記馬學東說,柳楊村愛老敬老氛圍,在當?shù)匕l(fā)揮了積極引領作用。下一步,該街道將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完善基礎設施條件,使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樂。